關於文化出版

文化出版

一九五九年,星雲大師於台北成立「佛教文物服務處」,開始為佛教界做文化服務,出版白話易懂的佛法著作,一時廣為風行,可說是最早的佛光山文化事業,伴隨時代脈動和拓展成長,歷經多次更名改制,出版內容日臻豐富,服務範圍愈加寬廣。直至今日,佛光山文化事業體系持續努力,包括刊物報紙、出版品、編印藏經、影音傳播、數位典藏、滴水書坊、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等,致力於實踐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提倡普遍而不庸俗,融合現代而不泥古,希望佛法傳遍三千界內,真理普揚萬億國中,讓眾生藉由文字般若,體會實相般若的妙義,在動盪不安的時代,獲得身心安穩之道。
佛光山文化出版品,除了以星雲大師著作為主,當中以《星雲大師全集》為代表,為服務不同讀者,也提供多元廣泛內容,涵蓋經論典籍、佛學研究、高僧小說、修行指引、心靈環保、蔬食生活、童話漫畫等書籍。包括各類圖書、報紙、影音、光碟及隨身碟、手機應用程式(APP)等,參予各地大型國際書展,帶動閱讀風氣,建設書香社會,不間斷的為大眾傳播人世間真善美的法音。
星雲大師全集
《星雲大師全集》電子版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佛教高僧漫畫全集
01
星雲大師全集
星雲大師畢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從青年時期開始的創作,到老年階段的開示講話行文,一生編印的書籍不只幾千萬字,發行不只幾千萬本,願力宏偉,慈悲廣大,佛學深厚,解行相應,對佛教貢獻可謂甚偉,以此因緣,結集大師重要著作重新編排造冊,系列性分別別類,2016年初版365冊,2023年增訂版395冊,種類豐富一應俱全,十二大類依序為:「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教科書、講演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系列、佛光山行事圖影、書法、附錄」等,兼備廣度與深度,記錄大師一生弘法的行佛歷程,從《星雲大師全集》可以認識星雲大師,也可以了解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現況。
《星雲大師全集》電子版
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
佛教經典卷帙浩瀚,古文艱澀,常使現代人有義理遠隔、望而生畏之憾,於是自1991年起,星雲大師為推展人間佛教,結合百餘位學者,歷經五年,將傳統大藏經精華化、白話化、現代化。每冊書均以題解、源流、解説等章節,闡述經文的時代背景和影響價值,及在佛教史的思想演變上的角色定位,並設有原典、譯文、註釋等單元,將佛典中具有思想性、啟發性、教育性、人間性的章節,作重點式的集粹整理,有別於一般照本翻譯的白話經典,文句鋪排力求流利通暢,遣詞用字力求深入淺出,兼具通俗與學術價值,時值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時推出,全套共132冊,可說是學佛者入門者白話佛典精華。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佛教傳記不僅反應歷代僧人的政治和宗教活動,更具有歷史意義值得借鑑,尤其是捨身為法衛教的高僧,至情至性的生命典範,其精神著實令人欽佩。《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由佛光文化策畫編輯,學者專家執筆撰文,全套共86冊。內容忠於經典傳記、考據生平事蹟,將歷代各宗派佛教高僧,以創新小說體裁方式,具體呈現出高僧行誼風采、感人事蹟及偉大的生命意境,引領讀者身歷其境,感受至情至性的生命典範,是現代人智慧明燈及樹立人格的砥礪石。
佛教高僧漫畫全集
全套共51冊,延攬海內外知名漫畫家,精心創作,深具出版創意及國際視野,以漫畫形式呈現中、印、韓、日各國古今高僧故事,展現大德們獨特的胸懷和品格、超人的勇氣和擔當,各自在不同的領域中成就佛法大業。培養青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的人生觀典範。本漫畫多次榮獲各項優良獎項,兼具休閒趣味、勵志學習與藝術美感的優質漫畫,透過漫畫輕鬆易懂的方式,呈現佛教精神及理念,帶領讀者從平易中明瞭道理,引導人生方向。
01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佛光山於1977年成立「佛光山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集學者數十人,經年累月,採用各版藏經,冀望作文字之校勘、全經之考訂,以及經文之分段、逐句之標點,乃至名相之釋義、經題之解說,並有經後索引、諸家之專文。星雲大師之本懷是編纂一部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之佛教聖典,唯其如此,方能助長佛法之延續和流傳。

《佛光大藏經》規劃共分十六部藏,歷經多年兢兢業業,已完成包括《阿含藏》、《禪藏》、《般若藏》、《淨土藏》、《法華藏》、《唯識藏》、《本緣藏》、《聲聞藏》等八部。《佛光大藏經》具備以下特色:

  • 一、佛教美術首次結集
  • 二、越古及今五洲薈萃
  • 三、設計精美二十卷冊
  • 四、全彩印刷八開版本
  • 五、精選詞目九千多條
  • 六、圖鑑說文四百萬言
  • 七、彩色圖片一萬餘張
  • 八、分類專論詳文導讀
  • 九、附列圖表輔助說明
  • 十、專有名詞附錄解答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
於2013年出版,即《佛光大藏經‧圖像藏》,本套辭典分中、英文版,全套各二十冊,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是佛教美術的百科全書,具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具備十大特色:

  • 一、佛教美術首次結集
  • 二、越古及今五洲薈萃
  • 三、設計精美二十卷冊
  • 四、全彩印刷八開版本
  • 五、精選詞目九千多條
  • 六、圖鑑說文四百萬言
  • 七、彩色圖片一萬餘張
  • 八、分類專論詳文導讀
  • 九、附列圖表輔助說明
  • 十、專有名詞附錄解答
佛光大辭典
佛教經典教義,卷帙浩繁、義理艱深,許多有心研究佛法的人士,往往望經興嘆,佛法的弘揚因此受到限制。1978年星雲大師敦促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輯一部簡明實用、具體完整的辭典,以供研究者使用。

《佛光大辭典》由星雲大師監修,慈怡法師主編,邀集文、史、哲各家學者,以及梵、巴、韓、日各國語文專家數十人,歷時十年,編纂完成。共收錄22,608條目,七百萬字,分十五開本、十六開本兩種版本印製,便於檢索閱讀、易於辨識。內容編排之系統條例,被喻為現代人的「佛教百科全書」,為研究佛學最佳的工具書。1989年獲頒國家優良圖書「金鼎獎」之殊榮。:
法藏文庫
佛光山繼國際舉辦學術會議、編纂學術專刊、重編大藏經等既有的努力和成績上,於2001年成立「法藏文庫」,將近百年來中國海峽兩岸佛學博、碩士學位論文,有計畫且系統的搜集彙編而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已經出版一百一十冊。其議題涵蓋了佛教經典研究、佛教思想史、佛教文獻學、佛教制度與教史、敦煌藝術學、藏傳佛教,乃至近代中國佛教及世界漢文佛教等眾多領域,是當代佛教的重要文獻。
人間衛視
iBuddha線上影音
如是我聞
01
人間衛視
星雲大師秉持傳播真善美的理念,於1996年11月組織「佛光衛星電視台籌備委員會」,1997年12月成立「佛光衛星電視台」,於林口體育場舉行開台典禮,次年元旦正式開播,是國內第一個結合宗教社教及娛樂,且首開先例,不插播任何商業廣告的綜合性衛星電視台,傳播清淨善美的社會公益資訊。2002年十月,以「年輕化、教育化、國際化、公益化」為願景,正式更名為「人間衛視」,每日新聞、節目持續播送,落實人間佛教的精神,為社會及世界帶來祥和與歡喜。
iBuddha線上影音
由人間衛視推出的人間佛學「iBuddha」網路影音平台!提供電腦、手機、平板、等跨裝置同步觀看,24小時隨時隨地觀看人間衛視佛學節目,首次提供超過500小時的佛學節目內容,持續不斷增加更多影片,希望帶領觀眾研習佛學義理,深入經藏智慧的法門。
如是我聞
「梵唄」,是用清淨的曲調來讚頌十方諸佛菩薩功德,或歌詠真理貝葉法言。佛教徒為了表達宗教情感,讚美、歌頌諸佛菩薩。唱誦的目的並非為了抒發人的七情六欲,相反地,是為了收攝、專注人的情志和心意,主要在於達到清心寡慾和明心見性的境界。追溯至最早1957年,時大師帶領宜蘭念佛會青年歌詠隊灌錄六張佛教唱片,成為史上創舉,開始改良梵唄,以寧靜清新自在的佛樂,令人感悟佛性與自在。自1997年成立如是我聞文化公司,取「如是我聞」為名,期許以阿難尊者弘傳正法的使命,傳播與製作優良的佛教音樂,以淨化社會人心,提升生命內涵。並網羅民間音樂人才,將傳統佛教音樂重新包裝,以淺顯易懂歌詞取代佛門術語,將大師弘法事蹟和佛光山成長軌跡貢獻,製成音樂專輯,稱職扮演音樂弘法的角色,期許更多人能在多元、流行、通俗的樂音中,感受佛法的意境和內涵。
佛光山文化入口網暨文化書城
儘管時代更替日新月異,數位裝置e化電子書漸成趨勢,而信仰的提升仍有賴文字般若的傳播,承繼星雲大師早年創立「佛教文化服務處」的初衷,「佛光山文化入口網暨文化書城」於2024年年中正式上線,書城中書籍資料庫包含佛光文化、香海文化、學術研究、藝文出版、電子書等,及海內外出版中文及外文書籍,凡佛光山出版品皆可一站購足,並內含書摘、出版動態,藝文活動訊息、影音,在數位時代給愛書人更多方便的選擇,未來將持續提升進步,實現網路世界無遠弗屆,智慧法寶隨手可得,建構佛教文化弘法的新時代,為大眾在線上提供一處滌盡身心煩惱的清淨園地。
人間福報
於2000年4月1日創刊,為第一份由佛教團體發行的綜合日報,同年七月美洲版《人間福報》同步發行,星雲大師持續五十年的辦報心願至此完成,因為大師認為報紙是社會的動脈,為了人間需要有「福報」,才把《福報》送到每一個人的家裡。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和速度、廣度和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這份報紙沒有腥羶色,注重人性光明、道德、溫馨,因緣果的引導,代表淨化美的社會,是具備文化、藝術、教育、新知的福報。創報以來依循「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理想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的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限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多年來從未間斷出刊的《人間福報》,目前網站線上每日PDF頭版,被收錄美國自由論壇網站,海外版遍及四大州、十七個國家地區。此外,也於2022年11月1日世界蔬食日推出「蔬食生活APP」,包括蔬食地圖、福報購電子商城、蔬食新知、食譜影片和健康新聞,期待美善蔬食綠色友善環保概念,能轉換成以實際節能減碳、保護地球身心健康的實際行動。
人間佛教 ─ 學報‧藝文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前身為《普門學報》,2016年1月復刊,每逢單月16日出版。本刊結合論文及藝文,刊登研究人間佛教有見地的學術論文,以及有文學性、藝術性的佛教藝文作品,如散文、小說、新詩、報導文學、漫畫等各種文體,旨在發揚「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的精神,融合理論與實踐,希望將義理的、文化的、教育的、生活的、幸福的、和諧的佛教思想與信仰推到全世界。

本刊歡迎全球學者、作家、有志寫作的各界朋友,踴躍投稿。來稿請賜寄:
84049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編輯部
為了讓大眾方面購買佛教相關書籍、法像文物,在各地別分院設有流通處、滴水書坊等,供大眾看書閱報,展售佛光山文化事業單位出版的各項書籍、影音、文創品、及修行用品,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是為了給人方便,提供廣大群眾接觸佛教的因緣,利樂十方眾生,讓佛教文化得到弘揚。
佛光山文教廣場
若您來到高雄佛光山,會發現自2009年起,便在不二門廣場旁,闢建一座「文教廣場」,2019起6月重建工程,於2023年2月完工重新啟用。現在這裡是一個充滿書香氛圍的地方,營造舒適放鬆的閱讀環境,文教廣場內部設有多功能空間,包括閱讀座位區、陳列經書、書籍、刊物、電子書閱讀器展示、各國語文佛學著作,也提供文創影音、咖啡茶飲等,讓來山參訪的民眾可以在體驗中引領思考,在追求安身立命的同時,讓身心回歸簡樸,而閱讀就是最好的方式。在書本中感受自己的天地,寧靜中找到心靈的力量。

  • 客服專線:07-6561921 分機 1166 周一至週五 (非例假日) AM9:00-11:00 PM13:30-17:30
  • 活動刊登、投稿聯繫信箱:service@fgsbook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