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
其他出版社
推薦新書熱門

美學無界1994——2024:佛光緣美術館三十周年紀念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16
語言:繁體中文
書號:HQ021
ISBN:978-957-457-838-2

定價:$600
優惠價: $540
頁數:192
裝訂:精裝
印刷規格:彩色
開本:21 x 28cm
READ AN EXCERPT
閱讀摘錄

佛光緣美術館創辦人星雲大師立下四大宗旨之一「以文化弘揚佛法」,興建美術館、舉辦展覽,與民眾互動。1983 年,佛光山佛教文物陳列館啟用,成為台灣第一所專門典藏佛教文物的博物館;1988 年,在美國西來寺設立佛教寶藏館等,之後也陸續在世界各國興建新的連鎖性美術館,至今已有三十年。

本書為紀念佛光緣美術館三十周年之專輯,分為四個單元:「千年流轉」、「零距離美術館」、「美術館跨界觀點」、「美學無界」。

ABOUT THE AUTHOR
作者介紹
發行人:如常法師 總編輯:何政廣

如常法師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現任佛光山宗務委員、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全球29個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南華大學宗研所副教授。

2013年接任第二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至今。2018年5月6日獲大英圖書館特聘擔任「佛教特展諮詢委員會」委員。2019年5月17日起受聘為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客座,為期三年。本身在佛教藝術的專業知識,受到博物館界及圖書館界高度肯定。

研究專長—
  佛教美術、博物館管理、策展人
  現職—
  佛光山宗委會第九、十屆宗務委員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全球二十七所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主編
  南華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
  除擔任佛陀紀念館館長,星雲大師曾讚其聰明能幹,才華洋溢。


  二○○一年,佛光山成立《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由他擔任主編,率團隊進行長達十三年編纂工程;全套二十大冊, 二○一三年相繼出版中文版、英文版與簡體版。發行後,即受國際學術界矚目,成為研究佛教藝術重要典籍,並促成佛光山與各學術機構合作。

  二○○二年,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成立,其擔任總館長,統籌佛光山海內外美術館。至今全球共二十七所分館,藉由美學藝術,突破語言與文化藩籬,協助海內外道場以文化弘法。 二○○五至二○一九年,「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於全球二十六個國家地區舉辦逾一七二次巡迴,為佛光山文化弘法累積能量,其策展專業也備受各界肯定。

  佛陀紀念館建館期間,在大師指導下負責全館藝術工程,二○一一年落成、二○ 一三年銜命擔任館長至今。由大師親自擘劃,佛館在短短幾年成為國際知名博物館。

  為關懷偏鄉教育,大師二○一三年啟動五十部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 二○一六年為貧困學子成立「好苗子」教育獎學金人才扶植計畫,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持續執行中。

  如常法師曾表示,大師對弟子的栽培,讓不同才能的徒眾有發揮的平台。因為有星雲大師,才能成就今日的佛光山。


何政廣
第39屆金鼎獎 / null / 特別貢獻獎 / null
得獎介紹
何政廣 Ho, Cheng-Kuang
 現任藝術家雜誌社、藝術家出版社、藝術收藏+設計雜誌發行人。臺北師範藝術科畢業。1964年擔任教育部國民學校美術課程標準修訂委員、美術課本編輯委員。1975年6月創辦《藝術家》雜誌,並擔任發行人。1977年5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六個月,考察美國藝術文化及歐洲美術館、美術出版事業。
 1982年至2002年,何政廣擔任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總編輯。1986至2002年擔任《兒童的》雜誌總編輯。1988年被聘為臺灣省立美術館開館規劃委員、1992年擔任幼獅文化事業公司規畫委員。在1992年擔任文化建設委員會美術咨議委員會第一屆委員。1993年任高雄市立美術館籌備規劃典藏委員。1996年獲國立臺北師範學校一百年傑出校友榮譽狀,及行政院新聞局圖書主編金鼎獎。1997年擔任臺灣省立美術館館長甄選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美術獎評審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會委員。
 在2007年10月創辦《藝術收藏+設計》雜誌。2008至2013年間擔任臺北市政府公共藝術諮詢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委員、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諮詢委員、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著作有︰歐美現代美術、二十世紀美術家、環球美術館見聞錄、藝術欣賞階梯、世界名畫家全集塞尚、梵谷、康丁斯基等三十多種。

得獎評語
何政廣先生致力於推廣臺灣藝術的教育與出版,連結兩岸,與世界接軌。一本初衷堅守崗位長達四十年,披荊斬棘,不斷創新。1975年創辦《藝術家》雜誌發行至今;並持續出版藝術相關作品近百種。讓世界藝術深入臺灣,也讓臺灣藝術走向國際,成就卓然。

閱讀更多著作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列表

目次

 

008 【序】佛光緣美術館創辦因緣|星雲大師

010 【序】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心保和尚

011 【序】一秉師志,實踐人間佛教|如常法師

013 【推薦序】攜手同慶.共創文化榮景|蕭宗煌

015 【推薦序】而立三十,承繼大師精神|陳文茜

 

016 佛光緣美術館全球分布圖

 

018 單元1 千年流轉

020 原點:那年大師千山萬水捧回的佛教文物

022 寶藏館:五件文物的故事

024 以佛教經典為策展文本——從寶藏館談星雲大師的策展力

028 為未來做典藏——四十八地宮特色館藏

032 佛陀紀念館十大鎮館之寶

038 從敦煌到佛光山——佛教藝術的保護與弘揚之路|蘇伯民

042 以藝文弘法厚實能量——精進專業的學術館員與展現活力的人間佛教|曾淑賢

044 如何創造自己的美術館經驗|張譽騰

 

048 單元2 零距離美術館

050 佛光山的美術館——總館

052 寶藏館的承襲與革新——美國西來寺西來館

054 走入人間煙火的都會型美術館——台北道場台北館

056 社區裡的藝文鄰居——屏東講堂屏東館

058 透過藝術扎根在地——澳洲南天寺南天館

060 與時俱進,不忘初心——蘭陽別院宜蘭館

062 消弭宗教之分的文化綠洲——馬來西亞東禪寺東禪館、新馬寺新馬館

066 縈繞土地香氣的國際之窗——惠中寺台中館、福山寺彰化館

070 自然與人文的勝景——宜興大覺寺大覺分館、嘉應會館美術館

074 以三好四給跨越文化藩籬——北島佛光山紐西蘭一館、南島佛光山紐西蘭二館

079 於夾道繽紛中體驗豐沛文化遺產——鑑真圖書館美術館

082 深耕在地,廣結善緣——南台別院台南館

084 以翰墨展開,充滿人間性的藝術弘法——南屏別院高雄館

086 狹縫中的人文生機——香港佛光道場香港館

088 多元藝術的展演平臺——菲律賓萬年寺馬尼拉館

090 佛教文化藝術,融佛法於人間——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094 美學與知識的殿堂——法華禪寺巴黎館

096 以人為本,力求專業——上海星雲文教館美術館

098 人文與自然的相互交融——法水寺日本館

100 都市叢林中的一方幽靜——南京天隆寺美術館

102 館舍與觀眾之間的橋梁——美術館導覽義工

104 教育的另一種實踐——美術館裡的小小導覽員

 

106 單元3 美術館跨界觀點

108 談佛光緣美術館之生活美學|林秋芳

110 長空.永皓|洪根深

114 弘揚佛法.共創社會幸福的美術館|王長華

116 摩尼寶珠映射十方——佛光緣美術館的佛教藝術展|潘

118 佛光緣.美術觀|李磊

121 藝文弘法在人間.絢麗光明永流傳|吳隆榮

124 實踐於人間的佛教藝術|陳啟村

126 讓菩提種子,隨感動無遠弗屆——訪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趙辜懷箴

130 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130 藝術因緣|吳炫三

134 冥冥之中,自有牽引——訪石雕藝術家廖天照

137 我的因緣.我的愛|楊惠姍

140 我的藝術與佛緣|吳榮賜

143 藝與佛的交心|林振龍

146 藝海慈航——憶星雲大師與我的一程|田雨霖

148 自在揮灑人生的畫布——訪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

 

150 單元4 美學無界

152 以書藝弘法——星雲大師的一筆字|陳長華

156 從叢林走向人間|蕭瓊瑞

158 強化企劃力|李瑞騰

160 佛館特展 文資千秋|林保堯

164 佛光「緣」美術館|潘安儀

166 三十而立 美育實相|黃光男

168 佛光耀藝林|羅振賢

170 藝術文化之善緣|莊伯和

172 宜蘭佛緣與鐵道緣|李欽賢

176 佛光緣美術館:對文化與社會的永續承諾|洪世佑

178 素以為絢兮|項苙萍

180 不只是一座美術館——藝術佛緣三十年|廖新田

 

182 附錄

182 佛光緣美術館大事紀1994-2024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客服專線:(07)656-1921#6667 周一至週五 (非例假日) AM8:30-11:00 PM13:30-17:30
  • 活動刊登、投稿聯繫信箱:service@fgsbook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