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星雲大師圓寂後不久,親近大師七十載的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邀請長期深入研究大師思想的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與佛光弟子們共同研討,如何從大師四千多萬字的著作中,系統性地分類、歸納其思想內容,讓大眾在閱讀大師思想時,能夠提綱挈領的理解人間佛教的精髓。
經過多次討論,決議以程恭讓教授在其《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中提出的〈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十大貢獻〉作為編輯方向與原則,訂名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本書共十一章,分別是:
一、系統地建構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
二、深廣推進人間佛教的實踐建設
三、大力推動現代人間佛教的僧團建設
四、大力推動人間佛教中信眾的地位與作用
五、提倡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的整合
六、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七、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
八、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
九、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出路和方向
十、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
末章「星雲大師大事記」
全書一套三冊,近百萬字,為讀者提供理解《星雲大師全集》的門徑,得以系統掌握大師思想,進一步體悟人間佛教的精髓。'
1967年生,原籍中國安徽。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1993)及北京大學(1996),獲得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南京古雞鳴寺同泰佛學研究院梵語佛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於人間佛教研究,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研究,梵語佛典研究,中國佛教思想詮釋史研究,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等。
【學經歷】
1985年畢業於安徽省青陽中學。
1987年畢業於安徽省蕪湖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
199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96年9月畢業,到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擔任教師。
1998年7月晉升為副教授。2004年1月晉升為正教授。
【歷任行政職務】
2005-2010,任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
2005-2010,任首都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11月迄今,受聘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擔任教授。
2012年迄今,受聘擔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
2016年迄今,受聘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上海大學道安佛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迄今,受聘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
【學術經歷】
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宗教學學科負責人,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學科中國近現代哲學方向帶頭人。
清華大學宗教與倫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2003-2007)。
現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近現代哲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地區常任理事。
現兼任全國宗教學會理事。
台灣華梵大學東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11.7-2012.7)。
兼任台灣佛光大學佛學研究中心諮詢顧問。
兼任江蘇省尼眾佛學院教授。
【研究專長】
印度哲學思想史、佛教哲學思想史。
專攻梵語佛教典籍研究。
中國佛教史研究,尤其中國近現代佛教史研究。
人間佛教研究及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
中華民間宗教文化研究。
【學術專著】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台灣佛光文化出版社,2015年2月。
《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博士論文改訂版,2000年元月首版。
《抉擇於真偽之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探微》,博士論文原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版。
《知命與樂天――中國人的命運觀》,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首版。
《清代佛教史料輯稿》,周叔迦先生原著,蘇晉仁、程恭讓整理,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10月首版。
《金剛經》白話釋譯,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96。
《解深密經》白話釋譯,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98。
《華梵之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主持編撰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碩博士論文文庫》,共110冊,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2002,擔任總策劃。
主編《天問》第一集,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主編《天問》第二集,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主編《天問》第三集(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主編《天問》第四集(龍象共舞),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主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2013),佛光,2013年8月出版,100萬字。
主編《道在民間:中華民間宗教文化論壇》,中華文化國際交流促進會,2014年1月出版,30萬字。
來台超過十五年學術交流經驗,熟稔台灣文化,精準掌握傳統中華文化與當代佛教發展的脈絡。現致力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以其為理念所建構諸多工作及實踐運作,為此召集學者專家、中青代研究員、學生等共同研究,已發表有關〈《維摩詰經》之《方便品》與人間佛教思想〉、〈太虛、聖嚴、星雲:現當代漢傳佛教三導師的《維摩經》詮釋〉、〈試論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徵〉等論文。
編輯序──以師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
星雲大師行狀
序一:人間佛教 傳燈萬方
序二:人間佛教的弘揚是繼承佛陀的本懷
總論: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
第一章 系統地建構人間佛教的理論體系
前 言
第一節 從佛法內涵界定人間佛教的本質
第二節 星雲大師從佛法形式角度界定人間佛教的本質
第三節 星雲大師從佛法智慧角度界定人間佛教的本質
第四節 星雲大師從佛法定義角度凝練人間佛教的本質
結 論
第二章 深廣推進人間佛教的實踐建設
前 言
第一節 以文化弘揚佛法──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文化觀
第二節 以教育培養人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教育觀
第三節 以慈善福利社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慈善觀
第四節 以共修淨化人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共修觀
結 論
第三章 大力推動現代人間佛教的僧團建設
前 言
第一節 星雲大師創建現代人間佛教僧團的過程
第二節 星雲大師創建現代人間佛教僧團理念的思想內涵
第三節 星雲大師創建現代人間佛教僧團的重大成就
結 論
第四章 大力推動信眾在人間佛教中的地位與作用
前 言
第一節 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信眾建設的歷史過程
第二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信眾理論的思想內涵
第三節 佛光山人間佛教信眾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結 論
附 錄──宜蘭念佛會章程
第五章 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的整合
前 言
第一節 聲聞乘菩薩乘教法一體 二諦圓融同歸佛陀本懷
第二節 八宗兼弘不捨一法 禪淨共修契理又契機
第三節 南北傳融和發展 同中存異異中求同
第六章 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前 言
第一節 與時俱進──星雲大師佛教現代化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理念的思想方法──價值重估說
第三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理論的思想內涵
第四節 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現代化的重要實踐
結 論
附 錄──佛光山佛教學術會議大事記
第七章 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
前 言
第一節 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過程
第二節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全球化理論主要內涵
第三節 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全球化重大成就與貢獻
結 論
第八章 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與兩岸和平
前 言
第一節 星雲大師致力於兩岸佛教的交流與融合
第二節 星雲大師致力於兩岸和平的推動
第三節 星雲大師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弘揚中華文化
結 論
附 錄──星雲大師大陸弘法大事記(1987-2019)
第九章 為現代台灣佛教的發展探索出路和方向
前 言
第一節 星雲大師對台灣佛教歷史與現狀的觀察
第二節 星雲大師對台灣佛教轉型的深度思考與論述
第三節 人間佛教應當如何對待民間信仰──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的思想與運作
第四節 當代台灣佛教的挑戰與未來──《貧僧有話要說》的啟示意義
第十章 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
前 言
第一節 人間佛教的修行理念
第二節 人間佛教修行法門之一──宗教生活的修行
第三節 人間佛教修行法門之二──道德生活的修行
第四節 人間佛教修行法門之三──生活律儀‧人間生活的修行
結 論
星雲大師大事記
《星雲大師全集》自序
《星雲大師全集》簡介